2025年10月28日晚,杨成教授在江安校区综合楼C307为2025级化学类专业全体本科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化学中的时间尺度”的创新思维与交流讲座。
首先,杨成教授通过展示中美印俄四个国家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数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变化的对比凸显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缺乏,由此引出对化学中时间尺度的探索。
随后,杨成教授讲述了化学中不同的时间尺度。他先举例“滴沥青”“牛津电子钟”等长耗时实验,随后用形象的动画表现了粒子尺度的微化与时间尺度缩进的伴随关系,同时通过夸克未见先知的发现进程和电子的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强调了化学中的发散思维。杨成教授强调了各观测规模与时间尺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学范围与测量速率的对应。光化学发展的最大体现之一在于以更高的观测速率捕捉激发态分子的照片。最后,杨成教授介绍了化学与生物学在时间尺度上的探索与进步,电磁波与原子分子尺度的碰撞。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杨成教授在讲座中着重强调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索精神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科研领域的认知,更激励他们以创新思维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为未来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